石广明博士,王柱红博士——-走进喀斯特实验室,展开学术交流

发布时间:2015-04-06阅读次数:412

      329,周日,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,喀斯特实验室蔡家关会议室早早地坐满了人;安艳玲老师,向喜琼老师、刘定富老师,何守阳老师、李博老师及辅导员徐畅等多位老师坐在长桌的一边,另一边坐着石广明博士和王柱红博士;研三,研二及研一的许多同学纷坐在两边,倾听着由两位博士关于他们研究方向带来的学术报告。

首先,石广明博士讲述了动态工业用水绩效分析,从研究背景、研究方法、结果与讨论、结论四方面展开,先是通过数据图形说明工业用水效率低下,针对这个问题,提出了多种节水模型,例如固定非水投入的DEA模型,动态水绩效指数 (WPI)等;并详细地说明了在遇到案例时,如何选用参考因素,确保数据来源的准确性,最后通过表格和图形展示了近年来各省份工业动态水绩效指及对中、东、西部使用效率进行对比。得出结论:中国大部分地区普遍工业水使用效率较低,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指数,动态的测算用水绩效;该指数能够将用水绩效分解为技术变化和水使用效率变化的影响。严密的逻辑、细致的讲解、充分的数据让在场的所有人听的都很入神,自然而然地跟着他的思路走,并受益匪浅。

 

接下来是王柱红博士给大家带来的贵阳大气降水及红枫湖Hg同位素特征研究,ppt在简介部分插入了大量的图画形象地说明了Hg的物理,化学特性及迁移转化途径;通过对质量分馏(MDF)和非质量分馏(MIF)的详细解释说明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数据的意义。之后通过贵阳大气降水中Hg含量测量和红枫湖样品测量的例子,涉及到实验方法的选用,spss图形辅助数据分析,源和过程分析并指出污染源。内容丰富,思路清晰,让在场的同学们学到了大量的关于Hg的研究和分析数据方面的知识。

 

 

虽然这次学术交流仅仅2个多小时,但石广明博士,王柱红博士用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,严密的逻辑思维,对待学术一丝不苟的态度给在场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和他们有更多的交流机会,以他们为榜样,更认真对待学习,培养高水平的学习素养。